广州联丰水产

正文

【技术指导】

发布时间:2014-09-04   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作者:中国水产频道

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死亡一例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海南省文昌市潭牛镇一罗非鱼养殖池塘,面积15亩,水深2.5米,1台增氧机(见图1),2013年12月一次性放规格17尾/斤的罗非鱼4.5万尾,目前规格6-7两/尾。
图1 养殖池塘基本情况

养殖池塘基本情况
2014年5月1日出现死亡,死鱼15尾,用解毒剂(主要成分:黄腐酸、海洋生物生长素、月桂基氨基酸)解毒,同时减料。
 
5月2日,死亡30尾。
 
5月3日,死亡130尾。
 
5月4日,死亡200尾;用硫代硫酸钠解毒降氨氮。
 
5月5日,死亡200尾。
 
5月6日,死亡200尾。
 
5月7日,死亡240尾。
 
5月8日,死亡300尾。
 
5月9日,死亡220尾。
 
5月10日,死亡160尾,下午3点到现场,测定水温32℃,简易试剂盒测水质指标:pH值8.7,亚硝酸盐0.3mg/L,氨氮0.4mg/L。从塘中取1尾刚死的罗非鱼,体表出血,鳃盖“开天窗”(图2)。解剖见烂鳃,鳃上附泥,肌肉出血发红,有腹水,肝脏呈土黄色(见图3),脾脏呈暗黑色,肠道空虚,胆囊高度充盈,肾脏有少量出血。分别从腹水、肝脏、肾脏和脑接种到脑心浸液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图2 10日从塘中取的刚死的鱼
从塘中取的刚死的鱼
图3 病鱼烂鳃,全身肌肉发红,腹腔有腹水,肝脏呈土黄色
病鱼烂鳃,全身肌肉发红,腹腔有腹水,肝脏呈土黄色
图4 11日的发病鱼体表出血

11日的发病鱼体表出血
5月11日,死鱼175尾,早上客户从塘中取2尾鱼送检,其中一尾病鱼体表出血(见图4),解剖见病鱼烂鳃,鳃上附着泥土(见图5),腹腔有腹水,花肝,空肠,出血,胆囊严重充盈(见图6),脾脏肿大,呈暗黑色(见图7),肾脏出血(见图8),脑部有大量出血点(见图9)。另一尾是没发病的正常鱼。分别从腹水、肝脏、肾脏和脑中接种脑心浸液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24小时培养,病鱼各接种组织在培养皿上均长出圆形、边缘整齐、隆起、表面平滑,灰白色不透明的菌落(见图10),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见图11),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正常鱼未分离出大量细菌。对分离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出败康”(主要成分:恩诺沙星)、“鳃皮肠利康”(主要成分: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鳃肤康”(主要成分:氟甲喹)、“氟多力”(主要成分:氟苯尼考)、“菌炎好迪”(主要成分:盐酸多西环素)、“肠苷康”(主要成分:硫酸新霉素)等药物敏感(见图12)。
图5 病鱼烂鳃,鳃上附着泥
病鱼烂鳃,鳃上附着泥
图6 病鱼有腹水,花肝,空肠,出血,胆囊肿大
病鱼有腹水,花肝,空肠,出血,胆囊肿大
图7 病鱼脾脏肿大,呈暗黑色
病鱼脾脏肿大,呈暗黑色
图8 病鱼肾脏出血
病鱼肾脏出血

图9 病鱼脑有大量出血点
病鱼脑有大量出血点
图10 病鱼细菌分离培养情况
病鱼细菌分离培养情况

图11 分离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分离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图12 分离菌的药敏实验结果

分离菌的药敏实验结果
5月11日上午10:00用“氧速保”(主要成分:活性氧≥10%)5瓶调水增氧。
 
5月12日,死亡150尾。
 
5月13日,死亡90尾。
 
5月14日,早上死亡50尾,测水pH值8.3,氨氮和亚硝酸盐测不出,下午死亡65尾。
 
5月15日,早上死亡45尾,用聚维酮碘消毒。
 
5月16日,死亡45尾。
 
5月17日,早上死亡20尾左右,之后每天死10尾左右,23号以后每天死亡2~3尾,病情得到控制。
 
分析:1、细菌性败血症是淡水鱼类的主要疾病,也是池塘养殖罗非鱼的重要疾病,今年上半年从海南、云南等地发病罗非鱼分离到细菌经鉴定仍然以气单胞菌为主。
 
2、本病例发病前期,当时海南长期阴雨天气,水质不稳定,氨氮、亚硝酸盐偏高,是罗非鱼发生细菌性败血症的重要诱发因素。
 
3、通过水质调控,改善水环境和外用消毒剂控制细菌数量可以控制慢性细菌性败血症的死亡,但是死亡数量下降缓慢,本病例在发病初期如果及时配合抗菌药物内服可能很快降低死亡量,减少损失。(感谢利洋研究所 雷燕 张文文 利洋水产药店潭牛店 姚勇提提供)
                                              (出处:中国水产频道)
联丰水产微信二维码

安全联盟